隔了数天,胡乔木又一次来到米粮库胡同见邓小平汇报《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目前的起草进度,说还有两个主要的问题,起草组的同志还是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第一个主要问题,仍然是毛泽东主席的功过问题。如果就写“建国以来”这一段,就难以全面地、科学地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问题作出评价。

邓小平说,这个问题,有个解决的办法。我前天刚去过陈云同志那儿,专门谈了《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问题。对于评价毛主席的功过问题,陈云同志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他建议在整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前,增加建国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这样把毛泽东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

胡乔木眼睛一亮,说这个建议好。邓小平说,是啊,这样一来,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乔木同志,你们的第二个难题是什么?

胡乔木所说的第二个难题,就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头两年的问题。对这两年如何评价,怎么表述?

邓小平说,粉碎“四人帮”以后的这一段,大家的意见要补写,我看也可以。但是,既然要写,就要合乎实际。

邓小平说到这里,特别指出要正确评价华国锋的问题。邓小平说,像华国锋同志,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贡献和错误,对于全党、对于人民有益,有好处,对华国锋同志本人也有极大的好处。

胡乔木离开米粮库胡同的时候,对这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文本的最后形成,心里更加有了底。他想,小平同志,还有陈云同志,他们这些老同志的政治原则性和政治智慧,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由胡乔木领导的《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组数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草案。经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成为党的正式决议。这一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

六中全会是在一九八一年的六月召开的。这次全会还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这次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基本完成。

全会一结束,邓小平立即驱车去看望病中的叶剑英。邓小平对拄着拐杖的叶帅说,这次全会解决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历史决议,一个是人事问题。对这么两个重大问题采取重大的决策,作出重大的选择,我相信,这个重大的决策、重大的选择,是正确的。

叶剑英一边听邓小平这么说,一边频频点头。他对于自己因病而未能全程参加这次重要会议感到有些歉意,但又明确表示,坚决同意和拥护中央所作的这些决定。

叶剑英身体的明显虚弱使邓小平很不安,他再三叮嘱叶剑英安心养病。叶剑英握着他的手说,小平同志,作为军委主席,你要大胆工作。我现在虽然体质大不如前了,但是心里还是亮堂的,还是四年前我写的诗里所说“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我还是有股子气的,以后要是开军事方面的会,只要我这根拐杖撑得动,就一定会来参加。

邓小平驱车离开西山的时候,只觉眼睛有点湿润。叶帅,真是高风亮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