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网文档 本次搜索耗时 3.204 秒,为您找到 29922 个相关结果.
  • 洪脉(阳)

    86 2019-12-24 《脉诀汇辨》
    洪脉(阳) 洪脉(阳) 体象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洪脉,即大脉也。如洪水之洪,喻其盛满之象也。 主病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左寸洪者,心烦舌破。洪在左关,肝脉太过。左尺得洪,水枯便难。 右寸洪者,胸满气逆。洪在右关,脾土胀热。右尺得洪,龙火燔灼。 按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时当朱夏,天地之气,酣满畅遂,脉者得气之...
  •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 却说袁总统既削平异党,摧残议院,事事称心,般般顺手,当然有笼压全国,惟我独尊的气势。惟因云南都督蔡锷,于二次革命时,拟联合黔、桂等省,居间调停,主张两方罢兵,凭法理解决。事为袁氏所忌,遂召他入京,令黔督唐继尧兼署;还有湖南都督谭延闿,及福建都督孙道仁,曾附和独立,...
  • 南汉世家第五

    315 2019-10-20 《二十四史》
    南汉世家第五 南汉世家第五 刘隐,其祖安仁,上蔡人也,后徙闽中,商贾南海 ,因家焉。父谦,为广州牙将。唐乾符五年,黄巢攻破广州,去略湖、湘间,广州表谦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以御梧、桂以西。岁余,有兵万人,战舰百余艘。谦三子,曰隐、台、岩。 谦卒,广州表隐代谦封州刺史。乾宁中,节度使刘崇龟死,嗣薛王知柔代为帅,行至湖南,广州将卢琚、覃作乱,知柔不敢...
  •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 却说罗文干辞职后,帝制风潮,愈演愈盛。筹安会兴高采烈,大出风头,都中人士,争称杨度等六人,为筹安六君子,他亦居然以君子自命,按日里放胆做去。看官!试想这六君子有何能力,敢把这创造艰难的民国,骤变为袁氏帝国?难道他不管好歹,不计成败,一味儿的卤莽行事么?小子...
  • 痰火脉

    181 2020-04-15 《痰火点雪》
    痰火脉 浮 沉 迟 数 滑 涩 大 缓 芤 濡 弱 虚 细 结 代 促 弦 紧 实 长 洪 微 动 牢 散 诊寿数 痰火脉 按∶痰火之脉,以浮而芤濡虚缓,迟大无力,沉而迟涩,结代无力,皆虚而不足,外证短气喘促,或肢厥者,皆属脾肺肾三脏俱虚,脉合其证,此受补者也。若脉来弦长紧实,外证痰实气壅喘咳,或烦...
  • 林氏

    137 2019-09-18 《聊斋志异》
    林氏 林氏 济南戚安期,素佻达 [527] ,喜狎妓 [528] 。妻婉戒之,不听。妻林氏,美而贤。会北兵入境 [529] ,被俘去。暮宿途中,欲相犯。林伪诺之。适兵佩刀系床头,急抽刀自刭死;兵举而委诸野 [530] 。次日,拔舍去 [531] 。有人传林死,戚痛悼而往。视之,有微息。负而归,目渐动;稍稍呻 [532] ;扶其项,以竹管滴沥灌饮,能咽...
  • 胡氏

    148 2019-09-18 《聊斋志异》
    胡氏 胡氏 直隶有巨家 [85] ,欲延师 [86] 。忽一秀才,踵门自荐。主人延入 [87] 。词语开爽 [88] ,遂相知悦。秀才自言胡氏,遂纳贽馆之 [89] 。胡课业良勤 [90] ,淹洽非下士等 [91] 。然时出游,辄昏夜始归;扃闭俨然 [92] ,不闻款叩而已在室中矣。遂相惊以狐。然察胡意固不恶,优重之 [93] ,不以怪异废礼。 胡...
  • 半济之法——室町幕府终结日本南北朝的艰难进程和朱元璋宏大帝国规划

    半济之法——室町幕府终结日本南北朝的艰难进程和朱元璋宏大帝国规划 半济之法——室町幕府终结日本南北朝的艰难进程和朱元璋宏大帝国规划 朱元璋对日本国内局势暂时采取放任自流态度的同时,日本国内南北朝拉锯的局面却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对于足利尊氏一手创立的京都幕府而言,最大的隐患并不在于苟延残喘的南朝,而是在于连年的征战之中,各地豪强在漫长的征战杀伐中形成了...
  • 恒娘

    253 2019-09-18 《聊斋志异》
    恒娘 恒娘 洪大业,都中人 [904] ,妻朱氏,姿致颇佳 [905] ,两相爱悦。后洪纳婢宝带为妾,貌远逊朱,而洪嬖之 [906] 。朱不平,辄以此反目。洪虽不敢公然宿妾所,然益嬖宝带,疏朱。后徙其居,与帛商狄姓者为邻。狄妻恒娘,先过院谒朱。恒娘三十许,姿仅中人,言词轻倩 [907] 。朱悦之。次日,答其拜,见其室亦有小妻,年二十以来,甚娟好。邻居...
  • 汗后四十四条

    汗后四十四条 汗后四十四条 仲景曰.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