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APP下载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APP下载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努力网文档
本次搜索耗时
0.375
秒,为您找到
307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
195
2019-09-08
《弟子规》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
总 叙
284
2019-09-08
《弟子规》
总叙 总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
简介
363
2019-09-08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
致四弟·养身的五个必用妙方
291
2019-09-22
《曾国藩家书(精选白话纪念版)》
致四弟·养身的五个必用妙方 致四弟·养身的五个必用妙方 养身的方法大概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在睡眠和饮食上有科学的规律;第二是不要发怒;第三是要节欲;第四是每天睡觉之前要洗脚;第五是两餐饭后,要各走三千步。 【原文】 澄弟左右: 五月十八日接弟四月八日信,具悉一切。七十侄女移居县城,长与娘家人见面,或可稍解郁郁之怀。 乡间谷价日贱,禾豆畅茂,尤...
第六节 族规
582
2020-03-10
《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第六节 族规 第六节 族规 宋代的民间家族组织依靠“家法”、“宗法”、“义约”、“规矩”、“家训”等条法即族规来统治族人。不过,家训和族规还有一些区别:家训偏重于劝导,族规偏重于制约;族规是从家训演变而成的。 从宋代开始,随着民间家族组织的重新建立,这类成文的或不成文的条规便逐步增多起来。宋太宗时,大臣李窻“家法尤严”,即使子弟已经在京做官,“俸钱...
轻诋第二十六
492
2019-09-07
《国学大典》
轻诋第二十六 本篇导读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轻诋第二十六 本篇导读 轻诋,即稍加诋毁。诋毁,就是批评或毁坏他人名声,而细品此中故事,又未必无因。王眉子轻视叔叔王澄的终日胡言乱语(第一则),事实上王澄正是如此放荡不羁的人。竺法深评庾亮虽是名士,实则胸中城府极深(第...
第一章 古代家训概述
487
2019-12-10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第一章 古代家训概述 第一节 家训的概念与内涵 家庭和家教 家训的概念 传统家训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传统家训的孝道观 中国传统家训孝道教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家训孝道教化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 传统家训的齐家观 齐家与治家 父慈子孝的亲子恩 夫义妇顺的夫妻爱 兄友弟恭的手足情 第四节 传统家训的人生观 教诫子弟的修身教育 勉子志高勤学...
致九弟·鼎盛之际更要处处小心
203
2019-09-22
《曾国藩家书(精选白话纪念版)》
致九弟·鼎盛之际更要处处小心 致九弟·鼎盛之际更要处处小心 那些督抚一类的官员认为,经常向上奏报新事,不因循常规,是很露脸面的一件事情。在现在这样鼎盛的时期,我们兄弟在这些事情上,可以向后退缩一步。 【原文】 沅弟左右: 专丁送信,具悉一切,所应复者,仍条列如下: 一、折稿皆轩爽条畅,尽可去得。余平日好读东坡《上神宗皇帝书》,亦取其轩爽也。弟...
一字二解
118
2019-09-12
《山海经故事丛书(全20册)》
一字二解 一字二解 兄弟两人,早已分了家。哥哥好吃懒做,还会小偷小摸。弟弟忠厚老实,作风正派。这都远近闻名。 弟弟有蚊帐,哥哥没有。秋后,趁弟弟下田劳动时,哥哥去把蚊帐偷了来。第二年夏天到了,弟弟发现蚊帐没有了,连忙问哥哥。哥哥推说不知。蚊帐哪里去了呢?弟弟去桥头问测字先生。 这测字先生原是抚台衙门的一个刑民师爷,因为他实事求是,办案认真,得罪了...
第三节 族产
212
2020-03-10
《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第三节 族产 第三节 族产 宋代民间家族组织以一定数量的族产作为物质基础。 宋代官僚地主为了解决各个家庭经济地位的不稳定性,以及为了模糊农民的阶级意识和培植本族的政治势力,创建一种属于宗族成员共有的财产即族产,作为宗族结合的物质基础。仁宗庆历间(1041-1048)至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在苏州长洲、吴县置良田十多顷,将每年所得租米,自远祖以...
1
2
3
4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