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网文档 本次搜索耗时 0.066 秒,为您找到 62953 个相关结果.
  • 龙山放灯

    289 2019-10-24 《陶庵梦忆》
    龙山放灯 (1) 【注释】 【简评】 龙山放灯(1) 万历辛丑年(2) ,父叔辈张灯龙山,剡木为架者百(3) ,涂以丹雘(4) ,帨以文锦(5) ,一灯三之。灯不专在架,亦不专在磴道(6) ,沿山袭谷,枝头树杪(7) ,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冈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8) ,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9) ,...
  • 龙山雪

    138 2019-10-24 《陶庵梦忆》
    龙山雪 【注释】 【简评】 龙山雪 天启六年十二月(1) ,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2) ,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3) ,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
  •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经过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300年,属于氏族公社时期。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
  • 木犹龙

    550 2019-10-24 《陶庵梦忆》
    木犹龙 【注释】 【简评】 木犹龙 木龙出辽海(1) ,为风涛漱击(2) ,形如巨浪跳蹴(3) ,遍体多着波纹,常开平王得之辽东(4) ,至京。开平第毁(5) ,谓木龙炭矣。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火不及,惊异之,遂呼为龙。不知何缘出易于市(6) ,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7) ,进鲁献王(8) ,误书“木龙”犯讳,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先君...
  • 第15回 卧龙山两雄交斗 聚义厅双人配合

    251 2019-12-11 《薛刚反唐》
    第15回 卧龙山两雄交斗 聚义厅双人配合 第15回 卧龙山两雄交斗 聚义厅双人配合   话说通城虎薛刚自正月十五夜大闹花灯,踢死皇子,从人丛中打出长安,过了潼关,望河南一路奔逃。走到徐州地方,忽见一座山岭,十分险峻,只听得一声锣鸣,出来了百余喽罗,齐声喝道:“留下买路钱,方许过山;若说半个不字,立刻叫你丧了性命!”薛刚道:“银子尽有,只怕你们没福得我...
  • 穿山龙

    290 2019-12-18 《中药材(A-D)》
    穿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 《中药大辞典》:穿山龙 《中华本草》:穿山龙 穿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 拼音Chuān Shān Lónɡ 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 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 ...
  • 锡杖泉

    锡杖泉 锡杖泉 国清寺有口方方的井,叫作“锡杖泉”。原先,这里并没有这个泉眼。有一年,天台山突然遭了大旱,山下的溪涧全干了,田里庄稼一片焦枯。 国清寺里有个小和尚,名字叫普明,他看着这情景,心中发急,每天上山落山,到处去找水,可是一点水也没有找到。 这天,他照例拖着酸痛的双脚回到寺里,一进房门,就累倒在床上了。 突然,房门“咿呀”一声开了,普明...
  • 第80回 文豹交战逢薛葵 罗英奉计救文龙

    230 2019-12-11 《薛刚反唐》
    第80回 文豹交战逢薛葵 罗英奉计救文龙 第80回 文豹交战逢薛葵 罗英奉计救文龙   当下乌黑龙被白文豹往地下一抛,只跌得半死,停了一会,方才醒来,遂爬起跑上山去,告知其事。薛刚闻言大怒,飞身上马,带领众将冲下山来,大声喝道:“哪里来的小孩子,怎敢在此称能!”白文豹笑道:“你们都下山来试试我的锤么?”薛刚大怒,抡枪便刺。文豹举锤相迎,一连三锤三架,...
  • 三门峡

    三门峡 三门峡 很早很早的时候,黄河流到山西省平陆县,向东不通了。现在的三门峡,那时是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 平陆县向西地势低,人称“马沟”。黄河水注进马沟,长年累月,这里成了个一望无际的大湖泊。 这年,来了一条老龙,见马沟水深面广,就住下了。它时常在水中戏游取乐,兴风作浪,四周的老百姓常被水淹。 马沟里的水越聚越多,眼看要向四周溢漫。这...
  • 三 卫鞅出奇兵 老龙贾酣战身死

    275 2019-10-07 《大秦帝国》
    【三 卫鞅出奇兵 老龙贾酣战身死】 【三 卫鞅出奇兵 老龙贾酣战身死】 洛水东岸的高山顶上,卫鞅和车英、景监正在凝神东望。 遥遥可见大河之水劈开崇山峻岭,从林胡云中的白云深处澎湃而来,在郁郁葱葱的广袤高原上一泻千里向南流去。那滚滚滔滔的大河水,带着敕勒川大草原的清新,带着阴山大森林的青绿,在万里无云的碧蓝天空下,就象一条闪亮透明的缎带,温柔的缠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