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

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影响巨大的“心学”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出身官宦世家,父亲王华是明宪宗时期的状元,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数百年来,由于声名高隆,历代对他的评价始终复杂多变,推其为圣人者有之,贬其为学术祸首者有之,赞其为思想革新者有之,斥其鼓吹蒙昧主义者亦有之。直至近代,主流阶层对他的评价也仍是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民主思想的启蒙先驱,但同时更有人咒骂他是为反动统治阶级做愚民误导。

然千古功过自有绵延无尽的后世评说,今人需要把握的,仅仅是如何以更为高远和辽阔的眼光去看待他的一生,看待那些他留给我们的注定于己于人于社会都会有意义的东西。

王阳明的一生坎坷且传奇,他童年时贵人语迟,五岁始能语;青年时屡次落第,格物穷理;中年时遭人陷害,远躲僻壤;复出之后屡担大任,亲手平息了重大叛乱,挽危局于即倒,拯救了明王朝的历史命运;老年时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弟子中高官显达无数。他生前身后均难逃嫉谤、诬陷,一辈子都在同病魔、同精神、同环

境、同自己的“心中贼”搏斗。可谓荣辱与悲喜起伏,动荡与显赫交织的一生。

作为思想巨匠,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彻底改变了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受历代读书人崇拜,并影响了诸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孙中山等许多后世名人。其学说更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当时的维新领袖西乡隆盛,当代一手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都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

明正德十六年,五十岁的王阳明正式提出“致良知”这一哲学命题。他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

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至此,经过长期的磨难、酝酿和总结,王阳明开始用“良知”来概括和表达其“心学”的最本质内容。“良知”一词出于《孟子·尽心上》,是指人的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感情与是非标准,亦可说是良心、本心,是人心所固有的。人的本心会自发地知仁、知义、知礼、知是非,这就是人的良知。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倡导要本着人性的要求去说话,提倡要尽力去表露长期被压抑了的思想感情,提倡人们各以“吾心”原有的“良知”去判别是非,作出符合自己心愿的行为。这种实践精神与成就事功的价值观体现了人的主体精神,有着近代启蒙哲学的影子。它追求独立意识和个性解放观念,充分体现了阳明学说系“心学”最高范畴的地位;它的创立,在当时思想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使读书人开始呼吸到了新鲜的思想空气。

郭沫若说:“他(王阳明)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主义的体现,他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

的确,上下五千年,王阳明堪称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既“立德”、“立言”,又“立功”的完人。尽管也有学者将诸葛亮、曾国藩与王阳明三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在统军才能上难分伯仲,但在思想和学说领域,诸葛亮与曾国藩显然无法与王阳明比肩。

由于有着一套独特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功业,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有着对伦理道德的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王阳明的著作始终为中外很多精英阶层所追捧,即使在禁锢时期,也暗中受到大量读者的喜爱。他所倡导的意识独立、个性解放,即使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他所提出的“致良知”,对培养人的优秀品质,端正社会风气亦有着深远影响。海外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的不少学者至今仍将王阳明的学说视为精神范本。日本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更是被该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了一方印章,上刻“一生俯首拜阳明”七个篆字!

毋庸置疑,王阳明的思想和学说主要浓缩在他的著作中,因此,怎样与时俱进,以更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及研习方便的形式再版

《王阳明全集》,是当今数字时代的传统出版人所必须重视的问题。本版本与之前已有版本的最大区别在于横排简体,同时我们在做过大量案头整理、核对工作之后,在编辑思路及编辑结构上也略有创新。但限于条件及水平,疏漏甚至错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海涵。

编者

201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