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 这本书到底有多大作用、如何看到效果等

Q 有人说,卡耐基是个骗子,他是否有资格讲成功这个话题?

无疑,《人性的弱点》提出了一套令人面红耳赤、怦然心跳的成功原则。但是,并不是所有门派的理论都能使宣讲者本人受益。比如很多培训师,自己生活很差,但讲得慷慨激昂的。那么,卡耐基是否像那些人一样,除了忽悠没什么其他生存技能?

问得好。小卡耐基是一个在密苏里州西北部放牛的牧童,12岁前没见过汽车,要去最近的铁路去看火车也要走16公里。

而从一个放牛、喂猪、种玉米的小孩,成长为美国现代继续教育之父(当然也是世界继续教育的开山鼻祖),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他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在世界范围内也算屈指可数。我们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成教学院(成人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很多位高权重钱多的人都到这里来进修。卡耐基影响了人类社会,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痕迹。

凭这一点,我觉得,卡耐基还是有资格讲成功学的,而且我认为,有这个资格的人并不多。

Q 当励志不再有效,凭什么让我花三天时间去读它?

我无法相信灌鸡汤的心灵美文,更无法相信打鸡血的励志书。如果读一本书就能成功,那成功岂不只值三十块钱?那全中国不就有十几亿成功人士了?这样的书,读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效果。

问得好。理论转化成技巧,需要时间,技巧再变现,更需要时间。时间一久,链子就断了,最后的结果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我也认为成功励志书,基本上没什么用。

不过你手里的这本书,不是一本讲理论的书,它只是说了30个技巧,这些技巧马上就能用,效果是立即可见的。卡耐基本人很自信地说:如果你看完前三节,还没能见到效果,那就算了,别看了。

萧伯纳说:“人所学到的,从来不是谁教的。”这本书的任何效果,都不是读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你要把它当作实操手册来用。

它很简单,但最好不要读得太快。阅读时不妨停一停,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某条技巧。当你遇到特定的问题,也可以翻开它,找到相应的技巧,用它来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自己去见证神奇的效果。

最好还要复习一下。每天晚上,或每个周末,都回顾一下自己的应用,问自己何时何地对谁使用了哪个技巧,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多少提升的余地。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提升过程既迅速又有趣。

另外,人生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滞后反应。你现在学到的东西,最佳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出来,而是会沉淀、积累,在三年、五年之后渐渐呈现,并决定你最终能走多远。你当然可以用这些技巧来升官、发财、把妹,但最重要的是,你会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冥冥之中逆天改命。

Q 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技巧?

一千个人有一千条成功之路,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往往都偏离常规,往往都是个案。卡耐基总结出来的这些技巧普遍适用吗?马云用吗?俞敏洪用吗?就算他们能用,我能用吗?

问得好。我也工作十几年了,曾经在事业中挣扎,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后,深感失望。用试错的方式成长,虽然稳扎稳打,但速度略显缓慢。

十几年的碰壁使我获得了几条敝帚自珍的“至理名言”,但回头看去,卡耐基好像早就都说过了,俞敏洪也说过了,马云也说过了。

只是我走慢了很久,拖得太晚了。一步慢,步步错。我多么希望,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读到这本书啊,那能让我少走多少弯路,提前多少年达到现在的境界啊!

现在回头细数头上的包,我发现,人能安身立命,只有15%左右靠专业知识和能力,最赚钱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怎么懂专业知识。同一行业或公司中,职位最高、收入最高的那些人,优势就在于一种能力,他们都善于改变或影响他人的思想。所有的成功都是意外的结果,而意外都来自真才实学之外。

学习卡耐基是人生进阶必不可缺的一个阶段,不这样完成,就要用盲目的试错来完成。到最后大家都要完成这个阶段,只是早晚和难易的区别。

Q 读了它我一定能成功吗?

人一生到底能走多远?一个人的终点到底会是哪种辉煌?这要靠人格,靠德行和修为。卡耐基,有术无道,也许能保证一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你看哪个大官、大老板没掌握这些技巧?但他们用来干坏事儿,最后该判的判,该杀的杀,该得病的得病……有术无道,早晚得还回去。求术而不求道,非君子所为。

说得好。你欠一个人的,会有另一个人要回去。谁欠你的,会有另一个人还给你。你对某个人做的事,不管是伤害还是付出,总会有另一个人报答或者报复回来,在不同时间的节点。人生的无情与多情,伤害与温柔,总体来说,是守恒的92。而卡耐基懂这个。

卡耐基不是厚黑学,教你如何操纵别人,占别人便宜。卡耐基只是讲一种活法,这种活法就像能量,没有正负之分,只是有力量罢了。他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必须遵循真诚等原则,不然最后只能作茧自缚。所以我的规劝是:不要只看每小节最后那一句话,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所以面对卡耐基我们不得不有一个疑问:他到底是有术无道,还是大道至简?

其次,卡耐基并不肤浅,他援引弗洛伊德、马斯洛、威廉·詹姆斯的理论,信手拈来。恐怕很多专业的心理学博士和教授也无法这样随意和洒脱吧。

第三,读了卡耐基,还真不一定成功。很难说成功只靠技巧,而不需要机会等其他因素。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但是成功之前需要培养“成功的能力”,就像升职之前必须先培养领袖的气质一样。有了能力、资格、气质,剩下的就只是机会了;而没有这种能力、这种资格、这种气质,剩下的就免谈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使只增长了30%的成功能力,也是可喜可贺的。

Q 这30节中,有些部分貌似重叠,为什么?

因为全。精神中的分领,并不像物质世界这么明确,很多东西都略有交集。比如,“如何使大家都尊敬你”需要A技巧,“如何使大家都喜欢你”需要B素质,那么,A和B必然不同,但A和B之间必然有交集,因为尊敬和喜欢之间有交集。所以,为了全,为了囊括卡耐基认为的一切技巧,就只能略有重叠了。

Q 我不需要成功,我的生活本来就很安稳,我还需要读吗?

一般说,美国人所谓成功,不只是位高权重钱多,他们认为那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在不少中国人看来,很难说一个人做了小学老师,孩子们都很喜欢她,这叫成功。但也许美国人会说这是成功的一种,她是一个“成功的小学老师”。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幸福,那就是美国人所谓的成功。

所以,如果你不需要职位、金钱方面的成功,但你想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家庭更美满、孩子更听话、配偶更配合、同事关系更融洽、朋友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高……那你就想:我可以不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但我可以是一个“成功的爸爸”“成功的人”“成功的中学老师”……

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