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鸟龙
嗜鸟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是一种小型恐龙,身长2米。不过,光它的尾巴就占了身长的一半,体重非常轻。它习惯于后肢行走。虽然名字叫嗜鸟龙,可它并没有真的捕食过鸟类。
名字之谜
最初,古生物学家开始为嗜鸟龙取名时,认为它的速度非常快,完全有能力吃掉像始祖鸟这样的鸟类祖先,而且它和始祖鸟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所以,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嗜鸟龙。
与鸟的关系
嗜鸟龙前肢上的其他两个手指特别长,很适合抓紧猎物。尽管从它的名字上看,嗜鸟龙是以偷食鸟类为生的,但实际上,没人能确认它是否可以捕捉到鸟。

始祖鸟在捕食
外部形态
嗜鸟龙的颈部呈S形。前肢很长,并可以抓握东西。后肢像鸵鸟一样有力,而且还很长。它的尾巴像鞭子一样,占了身长的一半以上。在它追赶猎物时,尾巴会与地面平行,保持身体平衡。
反应敏捷
嗜鸟龙是一个精明强悍的掠食者,它奔跑的速度很快。许多躲在岩缝中的蜥蜴、草丛中的小型哺乳动物和小恐龙,都可能是它的猎物。
怎么捕食
嗜鸟龙是小型食肉恐龙。值得一提的是,它特别爱吃刚孵化出来的小梁龙。每每有小梁龙破壳而出,它就安静地在梁龙妈妈下蛋的地方等着。只要这些小家伙往外一露头,就会被嗜鸟龙逮个正着。
小知识
到目前为止,人们只发现一具嗜鸟龙的骨骼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