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别想多了,一切都会过去的
- 他人的态度决定不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 他人的毁谤,连自己的影子都算不上
- 自己的为人,不是靠别人的毁谤或赞叹决定的
- 若无人挑剔,就没有进步的机会了
- 即使佛陀,也有人批评、毁谤甚至加害
- 太注重外在的看法,就成了他人的奴隶
- 总是想凸显自己,是内心虚弱的表现
- 随缘,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 随缘,是善于利用现实因缘更好地努力
- 不是为了结果努力,而是要为了这个过程坚持
-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拥有什么样的环境
- 攀缘,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 随缘的话,就没有烦恼
-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 业果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 越在意,受的伤害就越深
- 恶人作恶,可以找更有力量的人制止
- 装聋作哑,风平浪静
- 仇恨,让仇人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感恩伤害过我们的人
- 要做一个像大地一样的人
- 冤家对头,终有死去的一天
- “恩欲报,怨欲忘”
- 抱怨是无能的表现
- 不要把锁链交给自己仇恨的人
- 仇恨伤不了别人,只能害自己
- 嗔恨、嫉妒会让自己无处容身
- 动怒时,请照照镜子
- 越是喂饱“我”,自己的痛苦就越多
- “生气”是一种思维习惯
- “十分钟后再发脾气”
- 发怒时决不要轻易开口
- 对心的驾驭程度,就是修行的功夫
- 对事要讲理,对人要讲情
- 先调伏好自己的烦恼,才谈得上帮助他人
- 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
- 对方恶口,只有自己去领纳了,才会真正伤害到自己
第五章:别想多了,一切都会过去的
他人的态度决定不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网友:师父,若有人我敬他让他,他初时还知欢喜感恩,后来习以为常,再后来得寸进尺,甚至一再逼迫我容忍的底限,当如何?我是凡夫,还不能忍辱到无人无我。
学诚法师:当如何做,取决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取决于对方的态度。
他人的毁谤,连自己的影子都算不上
网友:请师父慈悲开示!面对他人的毁谤,我应当怎么做?
学诚法师: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他人的毁谤,连自己的影子都算不上,何必放在心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把握自己该造的业。
自己的为人,不是靠别人的毁谤或赞叹决定的
网友:倘若工作中犯口舌得罪了领导,此人到处说你种种不好,挑拨离间。怎么应对好一点?
学诚法师:自己的为人,不是靠别人的毁谤或赞叹决定的。
若无人挑剔,就没有进步的机会了
网友:师父,在与别人合作的时候,我已经尽心尽力去做事,可是最后别人总是对我说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好,让我每每产生泄气之感,还觉得对方不是真心在教我,而是借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我知道眼光不能总是盯在别人身上,那么我要怎样想才能把眼光拉回到自己身上呢?感恩顶礼!
学诚法师:有人批评是好事,免得太骄傲;若无人挑剔,自己也就没有进步的机会了。
即使佛陀,也有人批评、毁谤甚至加害
网友:学诚师父,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地想做好,可还是不被认可?有人说我开的商店货不全,我就尽力多上些大家喜欢的东西。可是我有的人家不要,我没有的人家找,还有我努力对每一个人好态度,可是很多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我,甚至有人会以轻蔑的态度对我,我有些懊恼但不想怨恨,我该怎么做?
学诚法师:没有一件事情能令所有人都满意,即使佛陀,也有人批评、毁谤甚至加害,不必把取悦所有人作为追求的目标。人的注意力总是容易偏向,一件事有十个人肯定,一个人否定,却心心念念想着这一个否定的意见,忽视了十个肯定的意见,给自己的心投射下阴影。
太注重外在的看法,就成了他人的奴隶
网友:请问法师,为啥做了一些事,心中总是会有怕被人指点和取笑的念头,充满焦虑。恳请法师教导!谢谢!
学诚法师:太注重外在的看法,就成为了他人的奴隶。
总是想凸显自己,是内心虚弱的表现
网友:师父,为何我们总放不下别人的评价,总在乎别人的看法?有些事,你明明满怀信心,觉得没有问题,却常常被别人的话所左右,心生烦恼,反而事情果真被别人言中。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心态不够平稳。如何保持清静心,坚持自己的想法,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被他人左右呢?
学诚法师: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是在乎自己的形象。总是想保护自己、凸显自己,是内心虚弱的根源。唯有放下对自己的执着,才能放下对外界的依赖。
随缘,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网友:师父请问“随缘”和“认命”是一个意思吗?命中注定会发生的事不去接受而要另辟蹊径,算是攀缘吗?
学诚法师:随缘,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随着因缘变化而采取适宜的行为,这才是真正“做生命的主人”拥有的态度。
随缘,是善于利用现实因缘更好地努力
网友:我听说要随缘,不要攀缘。但是我去寺庙也好,搜到您的微博也好,都是我主动的。这属于攀缘吗?是不是要等到不经意地遇见,才叫随缘啊。望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随缘绝不是指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而是善于利用现实因缘更好地努力,着重点仍然是在自己身心上。譬如,法师有开微博的因缘,就随顺这个因缘,利用微博亲近佛法,这是很好的。攀缘,是指忽略自己的发心和努力,一味寻求外在的因缘。
不是为了结果努力,而是要为了这个过程坚持
网友:我是一名学生,距离考研还有30天了,可是却突然没了干劲。我觉得自己可能认为就算努力也来不及了。可是,又觉得这不是以前的我。以前的我不管再艰苦都会咬牙坚持下来,不放弃,而现在却是在逃避。真的很苦恼!
学诚法师:不是为了结果而努力,要为了这个过程而坚持。人生的路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但每一个境界中都能够历练自己的心,通过这个过程收获的内心成长,才是对更长远的未来最有价值的财富。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拥有什么样的环境
网友:顶礼法师,请问如何理解人与人相克之说,以及风水之说?
学诚法师:佛法中没有“相克”的说法,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无论是哪种因缘,今生我们都应该以善相待:善缘令它增长,恶缘令它消除,乃至更进一步,都转化为一起修行的法缘。风水即是环境,佛法说“依正不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能拥有什么样的环境,福地福人居,而不是倒过来。
攀缘,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网友:什么是缘分?世间情皆缘,如何把握好惜缘,不攀缘?
学诚法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缘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就是攀缘。
随缘的话,就没有烦恼
网友:佛教里面很强调随缘,没有缘分不要去强求,即使有缘的话,也要破除有缘,这一点就很让人迷惑了:如果有缘的话,为什么不能去追求呢?难道说只是因为有缘,你就不必去追求?
学诚法师:人在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缘。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条件,条件决定我们的处境。以我们来到寺庙里面来讲,需要车辆,需要发心,我们庙里面要有场地,等等,这些条件具足了,我们才能够在这里交流。随缘不是说和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发心对立起来看待。我们在这个世间,在很多的情况下,都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条件的制约,超越不了。比如你们从那里到这里,如果没有交通工具,那你可能半天都走不来。如果从广州来,从上海来,你走路肯定不愿走,就需要坐飞机、坐车。佛教里面着重讲的缘分就是条件,并且这个条件也是在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们交流见面一样,本来是安排在两点,因为今天事比较多,有客人要接待,因此推迟到三点,那你要随缘了,你不随缘,就会烦恼,或者你就没有办法参加。如果你随缘的话,就没有烦恼,就能够学到、听到其他不同的内容。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面对现实中所有与我们有关的条件?就是都要去随喜,都要去感恩,都要去重视。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网友:师父,一直诚心对人却遭到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报复,这是为什么呢?应该怎么做呢?
学诚法师: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业果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网友:师父,如果被冤枉怎么办?很烦恼,希望大师开导!
学诚法师:业果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只要对业果负责,就什么也不怕。
越在意,受的伤害就越深
网友:大师,昨天在单位的班车上有人竟然大谈别人的事,其中一半大概是说给我听的。我不知怎么应对,只是一直不说话。我心里很郁闷,这样被人指指点点的,我又没做这样的事,为什么这样诋毁我!
学诚法师:自己在意,受的伤害就越深;自己坦然,谣言就会慢慢止息。
恶人作恶,可以找更有力量的人制止
网友:师父,最近遇到恶人对我作恶,逼我交出一样别人让我保管的东西,还用他的权势来恐吓我,让我的内心不得安宁。于此我实在无法生出慈悲,只有无尽的恐惧。面对这样的情形,我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因为我们的福慧不足,所以有种种困厄与苦恼,要发心希求佛菩萨圆满的福德、智慧,便是在面临困境时种下正因。事情的处理上,可以找更有力量的人帮助。
装聋作哑,风平浪静
网友:法师好!您对闲人的“闲言碎语”,背后说别人怎么看?
学诚法师:装聋作哑,风平浪静。
仇恨,让仇人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网友:看到自己憎恨的人过得比自己好,心里就不舒服,反之就会很高兴。怎么消除这种阴暗的心理呢?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仇恨,让仇人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最投入的心念,都放在了他的身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他,不惜失去自己的快乐与平静,不惜忽视自己所爱、所珍惜的人。
感恩伤害过我们的人
网友:面对伤害,自己内心不平静,放不下我执,自己才会痛苦,师父可以开示我如何去包容伤害我之人,如何放下我执吗?谢谢!
学诚法师:感恩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他教会了我们坚强。
要做一个像大地一样的人
网友:法师,我们以善心对人。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骗人钱财、骗人感情,让我们受到伤害。你怎么看呢?
学诚法师:我们把排泄物、脏污都推给大地,大地却把他们吸收为养分,回报给我们甘美的果实。要做一个像大地一样的人。
冤家对头,终有死去的一天
网友:师父,如果有人曾经伤害过你,你怎么来忘却和放下?有没有一个可以坚守的信念?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外在的人和事早已过去,而内心还一直重现这种伤害,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把仇恨记在心中,才是真正的伤害。冤家对头终有死亡的一天,而内心的烦恼若不除去,会一直伤害自己到永远。
“恩欲报,怨欲忘”
网友:师父,最近我很痛苦,我的新婚丈夫当初为了快些结婚,使用了一些所谓手段,婚后他对我很好,我们相处得也比较融洽,但我总是无法对他当初的做法释怀,夜深人静时想起就会很怨恨,周而复始,我非常痛苦,真的快要崩溃了。
学诚法师:第一支箭早已经落下,是自己不停地在射出第二支、第三支,乃至无数支箭。重复的力量是很大的,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都是积累、串习而成,所以我们心里不能总是去想问题、想烦恼,越想越走不出来,本来一个小问题也会演变成大问题。“恩欲报,怨欲忘”,心中要一直积累好的东西。
抱怨是无能的表现
网友:法师,弟子知道在生活中不能总是抱怨、生气,可是总是做不到,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抱怨是无能的表现,人人都知道有问题,要能够解决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不要把锁链交给自己仇恨的人
网友:我无法放下,心里常常觉得不平衡,为什么别人把我伤成这样他却过得那么逍遥?
学诚法师:把仇恨放在心中,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捆绑住,并把锁链交给自己仇恨的人,让他主宰自己的苦乐。
仇恨伤不了别人,只能害自己
网友:法师,道理我都懂,但是做到好难,我好恨让我产生病痛的人,怎么能把这种恨转变成宽容呢,身体不舒服时,恨就更深,我怎么办?
学诚法师:放下,不是宽容他人,是放过自己;仇恨伤害不了别人,只是伤害自己。
嗔恨、嫉妒会让自己无处容身
网友:法师,我恨一个人,看不得他过得比我好。怎么办?
学诚法师:嗔恨、嫉妒会让人的心越来越小,最后让自己无处容身。这都是我们的心生病了,要治病。要勤闻思善法,从更长远的时空来看待自己的生命,才能超越一切放不下、想不开、忍不了的心结与痛苦。
动怒时,请照照镜子
网友:师父,弟子发现自己容易动怒,如何在动怒时观缘起性空呢?
学诚法师:动怒时,可以找一面镜子,观察自己面部表情的变化。
越是喂饱“我”,自己的痛苦就越多
网友:法师,有时候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很生气,就想让对方更难受,这样自己才舒坦一些。这是什么样的心理?
学诚法师:“诸苦由贪自乐起”,正是因为处处都想着要让自己开心、舒坦,才造就了更多的痛苦,因为真正障碍我们获得自由与快乐的敌人就是“我执”。人之所以贪,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之所以嗔,是因为“我”的需求受到了伤害—越是喂饱这个“我”,自己的痛苦就越多。
“生气”是一种思维习惯
网友:弟子有时难以调伏自心,明知生气不对却还是抑制不住。弟子明白一切法由心造,其实事情并没有多么严重。请问法师有什么办法能够调伏自心,并且消除生气后产生的过患?
学诚法师:每个人都会有脾气,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若想让事情顺利进展,若想让自己得到周围人的喜欢,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生气”是一种思维习惯,要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一个好习惯。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练习去看一个人的优点和付出,增长自己的感激之心,慢慢就能屏蔽生气的心。
“十分钟后再发脾气”
网友:在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我就会忘了学过的佛法教义,脾气瞬间爆发,有时握着拳头憋着,气得发抖,我知道这样的习气不好,但是怎样可以化解、利人利己呢?
学诚法师:脾气要爆发时,告诉自己:“十分钟后再发脾气。”力量不够时,勿与烦恼大敌正面冲突,避其锋芒、挫其锐气。
发怒时决不要轻易开口
网友:我最近总是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发怒,一不小心就把身边的人给伤害了,该怎样调节呢?
学诚法师:人的心中有烦恼的存在,所以会有周期性的爆发。如果不能持续用功,只是在烦恼爆发的时候寄希望用某一种方法来调节,是徒劳的。一棵天天都向东长的树,要一下子让它向西生长,怎么可能呢?要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用功、坚持不懈,不断增长内心的善良和智慧,才能让烦恼越来越少、越来越轻。发怒时决不要轻易开口,此时一出口便是伤人伤己之言。此时最好能够远离境界,自己独处,慢慢静下来。
对心的驾驭程度,就是修行的功夫
网友:弟子接触佛法一年以来感觉良好,直至近日,亲人的责备与发怒还是燃起了我的怒火。弟子惭愧!自知慈悲、忍辱心没修好。请教法师,如何能够做到无论别人如何为难,都能好好面对呢?
学诚法师: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顺境中多听闻佛法、积累资粮,逆境中思维佛法、随转修心、调伏烦恼。对这颗心的驾驭程度,就是修行的功夫。
对事要讲理,对人要讲情
网友:应如何正确面对生命中的那些恶缘?有时明知不该起烦恼,却控制不住,自己和自己矛盾,觉得讲理与佛法的容忍不符,不讲理又觉得不对。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对事要讲理,对人要讲情;处事宜智慧,待人宜慈悲,如俗话说“得理要饶人”。佛法之忍,并非忍受外在的侮辱、容忍他人的过错,而是平息内心的烦恼,取而代之以清净和慈悲,在自己不起烦恼的基础上,再去处理事情、帮助对方。
先调伏好自己的烦恼,才谈得上帮助他人
网友:每日和脾气暴躁的人相处,如果一味忍辱,会让他越来越过分,我应该怎么做?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先调伏自己的烦恼,才谈得上帮助他人,如果很容易便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离解决问题只会更远。境界爆发时,若有一个人能冷静,就像火遇到冰,慢慢就燃烧不起来了。平时要点滴劝慰,慢慢开导。
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
网友:忍让要忍气吞声,感觉心绪难平,请教师父如何调整?
学诚法师:忍气吞声而心中忿恨不平,就好比用堤坝围堵洪水,不是究竟解决之道。真正的忍辱好比疏导洪水,内心宽阔,毫无滞碍。烦恼如洪水,要以智慧来疏导它。看得远些,心量大些,是产生智慧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离不开忍,忍中具有道德、智慧,忍中具有真善美。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
对方恶口,只有自己去领纳了,才会真正伤害到自己
网友:师父好!我现在基本可以做到在别人毁谤我的时候忍辱,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起心动念。但是有时候某些人实在恶口,涉及了我的家人,还有外国人辱骂我的祖国,这时候我就会压不住心中怒火,请问这该怎么办呢?如果反击就等于不能忍辱,如果不反击等于不报父母恩、国土恩,究竟怎么做才对?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对方恶口,只有自己去领纳了,才会真正伤害到自己。譬如一个人用你听不懂的语言辱骂,即使听到也只是“某种声音”而已,不会引发嗔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