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赵 园

    陈傅良

    主人避客竟何之?雨过停桡落日迟。赖有畦丁曾识客,来禽花送两三枝

    【注释】

    ①何之:到何处去了。 ②桡:船桨。亦代指船。 ③畦:田间小路。畦丁,此指园丁。 ④来禽:一名林檎,春天开红花。

    【语译】

    主人避客不知道躲在何方,雨后天晴,夕阳西下,我停船前来拜访。幸亏园丁认出了我这个常客,送给我几枝来禽,艳丽芬芳。

    【赏析】

    这首诗的诗题是游赵园,实际上是访友,因为诗人与园主是好朋友,这从园丁认出诗人上很容易得到证实;更何况主人不在,到时又是傍晚,看来诗人只是稍稍休息了一阵就告辞了,根本没有游过园。

    诗前两句写去拜访朋友的过程。时当春天,一阵春雨刚过,诗人的船停泊在岸边,夕阳西下,照着四周秀丽的景色,诗人想到这里离老朋友家很近,就上岸去拜访他,没想到扑了个空。诗采用倒装句,强调主人不在,使诗的气氛略显低沉,为下半首蓄势。主人不在,却说他“避客”,带有几分调侃,也带有几分赞许,因为怕打秋风的人与高士在避客上是相同的。三、四句写不遇后的事,写得很豁达有趣,以“赖有”二字作转折,说主人虽然不在,但园丁却认出了自己这个常客,送上几枝来禽花。这样一转,把不遇的不快全部冲洗一尽。

    一个热爱生活的诗人,自然会对生活中种种缺陷抱坦然态度。访客不遇,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诗人偏偏从中发掘出令人惬意的情趣来。《世说新语》中有则著名的故事,说王子猷在雪夜忽然想起住在剡剡溪的朋友戴安道,就乘舟去看他。船行一个晚上才到,可王子猷忽然改变了主意,调转船头回家。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可见,诗人们访友,讲究的是兴致,兴致高了,便去看朋友,即使碰不上,仍然很高兴。如贾岛《寻隐者不遇》诗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就是写访人不遇,没有一点不遇的遗憾。同样,叶绍翁访友不遇,则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景色中获得莫大的慰藉。陈傅良这首诗,也写访友不遇,可是从园丁相赠的来禽花中,他仍然获得了访友的乐趣,也许在日后的追忆中,这件事比访友而遇更多了几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