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鄂州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鉴赏

    这是一首传世名作。写乱离,写旅愁,却纯以白描出之,非大手笔莫能为。

    后代评价律诗,多以清诗为标准,以为不使事,无辞藻,即属下乘。误人深矣。若杜甫《春夜喜雨》《客至》诸篇,纯以白描出之,方为上乘。白描之难,远胜使事,能以白描取胜,是真知诗者。卢纶有此悟性。

    这首诗前半段写旅程,后半段写感慨,而又浑然一体,真是奇才。

    前半段写旅程,有真体验。“汉阳”,今之汉阳。“鄂州”,即今之武昌。长江至武汉段,江流平缓何况逆流而上,从武昌到汉阳,竟要一日旅程。“犹是孤帆一日程”是真体验,已暗含焦虑之情。“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这一联之所以千古传唱,是因为它如此真切而细腻地表达了漫漫旅途的心情:疲惫、无聊,而又增长见识。停泊鄂州,夜不能寐,隐约听见船夫说涨潮了。而那些贾客们,却犹如“昼眠”一样,只道是风平“浪静”。这才是真正的寂寞。这一层意思,似乎无人道破。

    后半段写感慨,是乱离人真心境。船再往上行,就是湖南地界了。那时无湖南称谓,故曰“三湘”。可怜我到“三湘”之时,人已老了,这句勾连旅程,不露痕迹。下句过渡到思乡,也不露痕迹。“万里归心对月明”,我到江陵改走陆路,离家还有万里之遥呢(卢纶老家是蒲州,在今山西)。下面再勾连:一想到故乡,我的心情更暗淡了,我的家业,在战乱中已零落殆尽。“更堪江上鼓鼙声”,这是递进,何况现在仍不太平,即使在江边,也时常闻警呢。这时的卢纶,已不再呼天抢地,而是痛定思痛,以无限感伤道出自己的凄凉,更使古今过来人为之鼻酸。

    全诗浑然一体,无一闲句,无一闲字。自言自语,酸楚莫名。真绝唱也。

    诗家三昧,无非此时景、此时情。景若不从真体验出之,即失去具体生动,所附之情,必然泛泛。古今真诗人,莫不珍视独特经历,人生况味。此只可与会家道,难为俗人言矣。

    (滕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