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其二)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1),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2),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3)

【注释】

(1)间,间或,偶然之意;纳履,穿鞋。此处连用,状俯仰之态。

(2)搀,带有。这里是说蝴蝶争春,意气扬扬。

(3)“那一个”句:化用梁祝化蝶之典。梁祝情深,生不能共,死则同穴。化作两只蝴蝶翩然相伴相依。最后一句一语关涉两只蝴蝶。

【评析】 赵岩,字鲁瞻,生卒年不详。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人。相传为宋代丞相赵葵后代。早年在太长公主处应旨,之后因遭遇诽谤而退居江南。据说公主赏识赵岩的才气,对他赏赐颇为丰厚,但赵岩出门即将金银器皿“皆碎而为分,惠官中从者及寒士”。可见其人狷介,不慕富贵。赵岩好酒,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遗风,但一生穷困,醉病交加。

这是一首带过曲。据《至正直记》所记,此篇散曲作于赵岩在潥阳李氏园亭小饮之时。当时庭院中有蝶儿翻飞,在座宾客请其作曲,赵岩即席成此诗。

开头至“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为[喜春来]。“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琉璃殿阁上暖香缭绕,翠绿珠帘畔雏燕流连,残阳与芳草交相映衬于小亭的西边。好一幅温暖绮丽的暮园燕集图。低头乍起,不经意问,十二只粉蝶儿闯入眼帘。“间纳履”三字用于此,点出蝶儿偶然闯进画面的瞬间,使得这幅蝶儿飞舞的图景灵动异常。

从“一个恋花心”始至末尾为[普大乐],共十一句,绘制了十一只蝴蝶的千姿百态:“一个恋花心”与花为伴,“一个搀春意”与春争艳;“一个翩翻粉翅”优雅信步,“一个乱点罗衣”顽皮翻飞;“一个掠草飞”低空赏玩,“一个穿帘戏”高空游戏;一个慵懒娇憨“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留恋佳客“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在“晚烟”中穿插飞舞,一个在“嫩蕊”里徜徉小憩;还有一个已入梦与祝英台相会去了。有人会问,明明见“十二个粉蝶儿飞”,可为什么偏偏只写了十一只,最后一句“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那一个”固然是明写蝴蝶,而祝英台则是暗喻另一只了。作者将梁祝化蝶的美丽传说不着痕迹地点化入曲,虚实相映,饶有意趣。同时将前面所写的蝴蝶绾住,寄托了美好的情思。

全篇语调活泼轻松。十一只实写,有静有动,姿态各异,千娇百媚生,动词连用十分精当贴切。一只虚写,虚实相间,极有韵致。语言上前两句雍容华丽,后半部分则洗尽铅华,以平实之语状粉蝶轻舞飞扬、娇态可掬、大真无邪的纯美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