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读书—获取知识和提高个人修养的能力(1)

特质二

读书—获取知识和提高个人修养的能力

"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汉代刘向语)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语)

"学习为保健性的理解力。"(一瑞士人口学者语)。

读书是很好的学习,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总之,读好书不仅是有效的求知途径,而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这就如高尔基所说的"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读书的兴趣培养得越早受益越大。孩子的年龄越小,读书的兴趣越容易培养。在孩子幼年时期,我们的确需要对培养读书的兴趣给予足够的关注。

由家长教孩子的时代终于该结束了,而用"有思想的人"的书去"影响"他们的时代来临了。

关注一

千万不要把母语当外语学习,

注重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

首先,走出"误区"。

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常出现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重识字

在孩子的学龄前教育中,有很多的家长,尤其是一些"高素质"的家长,让孩子大量识字。甚至有许多的幼儿园以"识字班"来作为商业炒作的噱头。他们声称可以让孩子在上学前学会五六千字。甚至让他们的培养成果去展示:不少的四五岁的小朋友,能够拿着大张的报纸读得书声琅琅。让很多家长艳羡不已。于是那些识字班成了众多家长追逐的热点。岂不知,把孩子给害了。

在台下采访那些"神童"时才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念的内容是什么,他们只是运用老师教的识字的"法门""读字"而非读书。学过这些技术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在二三年级前,他们确有识字的优势,四年级之后,优势消失,相反倒成了劣势。因为读书对他们来讲,没有了任何感觉,从而对读书失去了兴趣。

第二个误区:背古诗,学古文

有很多"很用心"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了很多的"小天才"。他们能背诵几百首的古诗词。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班"。这些班的开创者是台湾台南大学的王财贵教授。

我们不是不要传统的"国粹",而是主张知道什么是主什么是次。太小时候古诗文的背诵主要是锻炼了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跟背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一千位一样的没有用处。而应该让孩子多说、多读"白话文"。

鲁迅、胡适、陈独秀都是语言大师,都是文言文大家,自小读古诗文长大的,以他们的智慧和见地,既然这么"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在那个时代,自是有道理。

实际上,无论在语法方面,在书写方面,还是在读音方面,世界语言的趋势是越来越简单。语言的功能不是"文字秀",而是表达思想,快速传播思想。从英国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推广《圣经》,德国的马丁路德翻译《圣经》,到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都是把文化全都还给大众,让语言更加的简单。

语言简化的趋势,依然继续着。语言正向"直接口语化"迈进。现在因为电脑的普及化,语言已从写字向打字过渡。随着语音录入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趋势是只要对着麦克说话,电脑里就出文章,真正的成了"出口成章"。这一天的到来将不会超过10年。有许多的语言学家惊呼这是"倒退",不管是倒退还是进步,这的的确确是趋势,是潮流。站在整个世界的洪流面前,我们所做的是顺势而为,绝不是逆流而作。毫无疑问,我们的经史子集是人间瑰宝。既然是宝,等到需要的时候,自然人们会回来寻找。一定是"需要的时候",否则,宝之不宝。珍珠金银固然是宝,但对于不知钱财有何用处的孩童而言,也只能是徒增几件玩具而已;对于沙漠中遭受饥渴煎熬,正在艰难地找寻可以让自己延续生命的水和食物的跋涉者而言,那是累赘;婴儿从断奶到进食,吃的是蔬菜汁和稀粥,而非人参燕窝等大补食品。人只有在衣食无忧时,才会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追求;需要是探索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