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或问“未发已发”。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若真见得无未发已发,说个有未发已发,原不妨,原有个未发已发在。”问曰:“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既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译文】有人请教“未发已发”。先生说:“只因为后世的儒者把未发和已发分开来说,所以动不动就说没有未发、已发,让人自己去思考体会。如果说有未发已发,听到这话的人仍然局限在后儒的见解中。如果真的理解了没有什么未发、已发,那么说个未发已发,并不碍事,原本就有个未发已发存在。”问:“未发并非不是‘和’的状态;已发并非不是‘中’的状态。譬如敲钟的声音,没有敲击时不能说就没有声音,敲击之后也不能说就有声音。毕竟有敲与不敲的区别,这话对吗?”先生说:“没有敲钟时原本就是惊天动地,敲打之后也只是沉寂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