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基督教在中国,从唐代到20世纪中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应该说,它最本质的作用是提供给中华民族一种新的不同的宗教观念和宗教生活。除宗教上的意义之外,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也有助于西方的现代文明、文化、思想、科技、医药和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女子教育的改善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历史的经验说明,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相遇和交往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无论哪一派基督教最终都没有真正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基督教的阻碍也是相当大的。虽然部分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不幸的是,直至20世纪中叶,在中国民众看来,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毫无例外地都是“洋教”。1949年中国的基督教三大派信徒的总数,还不及400万人,大约只占中国总人口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