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脉学

    一 难

    【原文】

    一难[1]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2]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3]:寸口者脉之大会[4],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5],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6]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提要】

    本难提出脉诊的“独取寸口”法,并阐述其原理。

    【注释】

    [1]难:“难”是“问”字的互词,也可作“问”。下同。

    [2]独取寸口:独,惟独,仅仅;寸口,又称气口、脉口,为两手腕桡骨头内侧经脉搏动处,此统括寸、关、尺三部。

    [3]然:答辞。

    [4]脉之大会:大会是形容主要的会合处。因寸口的部位属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全身经脉营卫气血均汇聚于手太阴肺经,故称为脉之大会。

    [5]息:《增韵·职韵》:“息,一呼一吸为一息”。

    [6]一周:此指营卫之气在一昼夜环绕人身五十次后,在手太阴肺经于夜半子时大会一次,故称一周。

    【白话解】

    一问:十二经脉都有搏动应手的部位,却专门选取寸口脉作为诊断五脏六腑疾病和判断预后的部位,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寸口脉为十二经脉之气主要会合处,是手太阴经的动脉。人呼气一次脉气行三寸,吸气一次脉气行三寸,一次呼吸过程脉气共行六寸。人一昼夜大概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脉气循环周身五十次,以铜壶滴漏计时即下一百刻。营卫白天循行周身二十五次,黑夜循行周身二十五次,五十次会合于手太阴肺,构成一大循环。因为脏腑依赖于经脉的荣养与联络,十二经脉气血朝会起止于手太阴寸口,故寸口是五脏六腑营卫气血循环流注之处,因而诊脉法选取了寸口。

    【按语】

    “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是《难经》对《内经》脉法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医诊断学上的一大发明。考《内经》脉法,除三部九候诊法,还有寸口、人迎、太溪、趺阳等脏腑经脉遍诊法。《内经》曾提出寸口“独为五脏主”,但寸口诊法的具体内容尚未提出。《难经》既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又推出了“独取寸口”的具体诊法技术,所以一般认为《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在寸口部位切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且诊察方便、简单易行,不但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