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难
【原文】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1]者,何谓也?
然:五邪刚柔相逢[2]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急微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 大肠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提要】
本难以心脏为例,说明由于脏腑病变相互影响,可造成一脏病变出现十种不同的脉象变化。
【注释】
[1]一脉为十变:指一脏的病理脉象可随病情演变而出现十种不同的变化。
[2]五邪刚柔相逢:脏属阴为柔,腑属阳为刚。五邪刚柔,指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肾系所隶属的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病邪。相逢,即脏腑之间相互影响。
【白话解】
十问:某一脏的脉出现十种变化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由于脏腑病邪相互影响的缘故。例如,左寸心脉弦急明显,是由于肝邪侵犯于心;心脉稍显弦急,是由于胆邪侵犯小肠。心脉洪大明显,是心脏病邪自我干扰的表现;心脉稍显洪大,是小肠的病邪自我干扰的缘故。心脉缓象明显,是由于脾的病邪侵犯于心;心脉稍缓,是由于胃的病邪干犯小肠。心脉涩象明显,是肺的病邪侵犯于心;心脉稍涩,是由于大肠病邪侵犯小肠。心脉沉象明显,是肾的病邪侵犯于心;心脉稍沉,是膀胱病邪干犯小肠。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肾系所隶属的脏腑产生的病邪,均可影响某一脏,而使某一脏脉出现达十种的脉象变化。
【按语】
本难以心脉为例,说明脏腑病变相互影响及其在脉象上的表现。关于脏腑病传规律,本难提出了母病及子(肝邪干心)、子病及母(脾邪干心)、病传所胜(肾邪干心)、病传所不胜(肺邪干心)及邪气自干等五种病邪传变规律。并且本难还提示脏腑相配,以脏为主,脏病较深较重,腑病较浅较轻,表现病脉有微有甚;五脏各有一定脉位,如手少阴心脉在左寸;五脏各有一定脉象,如心脉大、肝脉弦急等。但临床运用还应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