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十 难

    【原文】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从后来者为虚邪[1],从前来者为实邪[1],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2],从所胜来者为微邪[2],自病者为正邪[3]。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提要】

    本难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分析疾病传变过程中病邪虚、实、贼、微、正等性质。

    【注释】

    [1]虚邪、实邪:叶霖注:“病有虚邪者,如心脏属火,其病邪从肝传来,木生火,则木位居火之后,是生我者,邪挟生气而来, 虽进而易退,故曰从后来者虚邪也。病有实邪者,如心属火,其病邪从脾土传来,火生土,则土传居火之前,是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其势必盛,故从前来者为实邪也”。

    [2]贼邪、微邪:叶霖注:“病有贼邪者,如心属火,其病邪从肾水传来,水克火,心受克而不能胜,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曰从所不胜来者贼邪也。病有微邪者,如心属火,其邪从肺金传来,火克金,金受克而火能胜,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曰从所胜来者微耶也”。

    [3]正邪:叶霖注:“正邪者,如心脏只有自感之邪,而无它脏干克之邪者是也”。

    【白话解】

    五十问:致病邪气中,有的叫虚邪,有的叫实邪,有的叫贼邪,有的叫微邪,有的叫正邪,怎样区别它们呢?

    答:依据五行生克关系,从生我之脏传来的邪气,称为虚邪; 从我生之脏传来的邪气,称为实邪;从克我之脏传来的邪气,称为贼邪;从我克之脏传来的邪气,称为微邪;直接侵犯本脏的邪气,称为正邪。这该怎样理解呢?譬如心病,风邪通于肝,肝为心之母,风邪伤心致病,就是虚邪;暑邪通于心,伤暑所致心病, 就是正邪;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伤及脾脏,脾为心之子,所以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导致心病,就是实邪;寒邪归于肺,肺为心所克之脏,寒邪伤心致病,就是微邪;水湿内应于肾,肾为克心之脏,湿邪伤心致病,就是贼邪。